阅读历史 |

1980巴山猎耕记 第19(2 / 3)

加入书签

错,也要防。

“狗娃子,走,时间差不多了,我们赶紧去竹林打老阳雀,叔叔和婶婶都在我家里边,我老汉也说了,等一下要过来吃雀肉。”

将双手伸在火塘里一边搓揉一边烤,暖和以后,宏山起身催促。

“走撒,我们今晚可要多打点才行。”

陈安也不耽搁,起身找了个布袋提着,准备用来装打到的鸟雀。

临出门的时候,宏山又回头问陈平:“平哥,去不去!”

“我懒得去了,就在家里边烧热水等着你们回来。”陈平摇摇头,笑着说道:“你们两个人就够了,我去也是多余,等你们打回来,我负责打理,吃现成的。”

“你负责打理…儿豁?”

听陈平这么说,宏山反倒高兴了。

打鸟容易,拔毛处理更麻烦,陈平愿意接手,他还怕陈平是在哄骗他,怕他反悔。

豁在蜀语里是哄骗的意思,儿豁可以理解为“如果你哄骗我,你就是我儿子”的缩写,是很常用的话语,说出来自带反问语气,那可是一个很重的发誓词。

往往用上这个词,对方都会掂量一下,这个儿子值不值得当。

陈平想都没想,跟着就是一句:“儿豁!”

他这是非常肯定地答应了,主要是,他自己也嘴馋,何况还有两个娃娃,也不想吃白食,总是要出点力才好意思。

宏山笑着点点头,跟着陈安出门,随手递了一把借来的手电给陈安。

“去大竹林!”

“要得!”

陈安领头前行,两条青川狗也不声不响地跟在陈安旁边。

竹林打鸟

竹林四季常青,枝叶层叠,大片连在一起,形成一个很隐秘的场所。

不少鸟类喜欢夜晚栖息在竹林里,这也让夜里在竹林里打鸟变得很容易。

正因为打鸟容易,所以,石河子村里不少人都喜欢这件属于夜间能吃肉的活动。

夜里在竹林里打鸟,讲究打晚不打早。

村里人都有经验,通常鸟雀要在天黑好一阵以后,才会开始进入缩着脑袋或是将脑袋埋在翅膀下睡觉的状态,就即使手电筒直接照在它们身上,弹绷子凑到距离它们一米左右的位置,只要动静不是太大,都不会被惊动。

虽然两人都不擅长用弹绷子,但也有足够的把握用弹绷子,把竹林里的鸟雀打下来。

能凑那么近,哪怕是第一次用弹绷子的人,也能轻易办到。

更何况,竹林打鸟,还有个讲究,那就是打心不打头。

晚上鸟雀歇在高处,能看到头的本就不多,打鸟雀的心脏位置比打头有更多的优势,打中心脏位置,鸟雀通常掉下来,大多是没啥声响,顶多掉到地上扑腾几下翅膀,而且,面积大更容易瞄准,打头就难说了,打不中肯定被惊动,然后就是飞起来,或是乱叫,会惊动其它鸟雀。

“蛋子哥,这片竹林,这几天有没有听谁说有人打过?”

陈安一边走一边问。

他家离大村子有一段距离,重生回来,又是刨竹溜子,又是去汉中,都还没有机会到大村子里面串过。

宏山不同,他家就在大村子东头,村子里的人干了些什么,隔天大都会知道,哪怕只是些鸡毛蒜皮的事情。

如果是有人最近两三天有人已经在这片竹林里打过鸟,那么就不值得去了,

林子里的鸟被打惊了,往往会有不少选择去别的林子栖息,要过几天才会回到这片竹林,倒不是说里边就没有鸟了,而是没有那么多,找寻起来比较费劲,打的自然就少了,还不如另外换一片没有打过的。

“这个事情还用你说,肯定是这几天没人打过我才会来约你打鸟撒。”宏山笑道。

陈安一下子放心了。

他家门前屋后就有竹林,但面积不大,鸟雀不多。

大竹林,是大村子斜对面的山坡,那里有半山坡竹子,村里人习惯这么叫这个地方。

两人下到大路上,往大村子的方向走了一段,然后顺着通向河边的小路,踩着几块支棱着的河心石跳到对岸,没走多远,顺着山坡钻进竹林。

竹林里面黑沉沉的,竹子被积雪施压,沉沉地低下头。

到了竹林里面,两人的动作就变得轻缓小心。

尽管大部分雪被层层竹枝竹叶挡住,竹林中仍然落下来一层。

虽然这些雪不是特别厚,却足以将竹林中厚厚的枝叶盖住,还有那些砍竹子后留下的有些尖锐斜口的竹桩。

这玩意儿,要是不小心踩到碰到,不戳到脚,也很有可能划到小腿,甚至不小心绊倒,摔倒的时候若是扑到另一个同样尖锐的竹桩,后果难以想象。

两人一边走,一边注意着地上的鸟屎,也不时抬头仔细观察竹枝。

“这里有一只!”

没多长时间,宏山率先有了发现,小声地叫道。

陈安走了过去,发现是一只不知名的小鸟,当即摇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